当前位置: 代码迷 >> 综合 >> 【PaddlePaddle论文复现营】Temporal Pyramid Network for Action Recognition
  详细解决方案

【PaddlePaddle论文复现营】Temporal Pyramid Network for Action Recognition

热度:31   发布时间:2024-02-07 12:47:38.0

【PaddlePaddle论文复现营】Temporal Pyramid Network for Action Recognition

    • 写在前面的话
    • 论文简介
    • 从视频分类领域中的一个痛点谈起
      • 相关工作
    • 网络结构
      • Feature Source of TPN
        • Collection of Hierarchical Features
        • Spatial Semantic Modulation
      • Information Flow of TPN
    • 实现与实验
      • 对比实验
      • 消融实验

写在前面的话

本文是作者参加百度顶会论文复现营的一次心得体会。百度飞桨邀请了一些顶会作者和业内大咖,带领学员们一起学习如何复现顶会论文,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加入我们吧。

论文简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今天介绍的这篇论文《Temporal Pyramid Network for Action Recognition》是来自港中文和商汤的一篇论文,发表在CVPR2020上。论文作者中出现了周博磊石建萍等大佬的名字,膜就完事儿了。
看到论文题目,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在检测和分割任务中广泛使用的特征金字塔,它在不同尺度的特征图上提取信息,融合高层语义特征和底层纹理特征,是CV任务的涨点神器。但是特征金字塔是在空域(Spatial)做的,时域(Temporal)金字塔是怎么回事呢?作者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又是怎么实现的呢?让我们一起进入论文吧~

从视频分类领域中的一个痛点谈起

视频分类是CV领域的一个重要领域,可以应用到动作识别等方向。在深度学习方法应用到CV领域后,出现了C3D、I3D、P3D、TSN、TMN、TRN等方法,提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动作识别需要提取两种模态的信息,一个来源于单帧的图像,另外一个来源于多帧图像之间的关系。上述网络都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大部分工作都忽略了一点:动作的快慢和节奏。如慢走、走路和跑步在单帧的形态和多帧的关系上都比较近似,这给视频分类带来新的挑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图所示,即便是同一个动作,如(a)和(b)所示的Moving Something Sown,也有明显的速度差别。作者统计了不同动作类内差异的方差,其中,剪羊毛的类内差异最小,翻筋斗的类内差异最大。这和人做动作时的年龄、情绪、精力等因素有关。作者认为,如果能够对视觉节奏(Visual Tempo)的类内和类间差异进行建模,可能会显著提高动作识别的精度。

相关工作

之前的工作是有提到并试图解决视觉节奏这个问题的。比如SlowFast1,如下图所示,上面的路径是Slow pathway,保有更高的图像分辨率,但是帧较为稀疏;下面的路径是Fast pathway,帧较为稠密、刷新速度较快,但图像分辨率较低。Slow pathway主要用于提取空间语义信息,Fast pathway主要用于提取帧与帧之间的时间关系,同时使用横向连接进行融合。在SlowFast中,视频节奏的差异通过Slow pathway和Fast pathway引入的不同间隔的帧来体现。
SlowFast-FAIR 何凯明团队
DTPN2以不同FPS对视频进行采样,构建自然的时域金字塔,如下图所示。此外,DTPN还采用两分支的层次结构来处理多尺度时间特征,并且还引入了局部和全局的时间语境。(看起来挺有意思,也很复杂,限于篇幅就不展开讲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lowFast和DTPN都是在输入层进行不同时间尺度的采样来构建时域金字塔,这样要采样并处理很多帧,其中很大一部分可能是重复的特征提取工作,这样增加了很多计算量。本文的主要改进之一就是改为在特征层次来处理时域信息的差异,这样就能够做到单一网络处理所有信息,同时只需要在输入层以单一的速率进行采样,省去了输入层复杂的处理工作。

网络结构

接下来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么一张大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看起来结构式蛮复杂的,不要慌,我们结合图示文字先自己分(nao)析(bu)一波,回头再去论文里结合细节看看我们分析的对不对。

  • 首先网络的输入是一个 H ? W ? T H*W*T 的视频切片, H , W , T H,W,T 分别代表视频的高度、宽度和时间维的长度也就是帧数;
  • 接下来是Backbone,也就是骨干网络。Backbone负责提取特征,并且将不同尺度的特征图输入到一面一个环节。
  • Spatial Modulation,在空间域进行调制,我们看到图中不同颜色的方框变成了同样的大小,也就是把不同尺度的特征图进行降采样到同一尺度,方便后续处理。
  • Temporal Modulation,在时间域进行调制。在通道维度进行下采样,这样就获得了不同速率的视频节奏信息,有了时域金字塔的雏形。
  • Information Flow,和特征金字塔类似,进行特征聚合,以增强和丰富层次的表示。
  • Final Prediction,最后把所有通道的信息拼接到一起,进行预测。
    好了,本次的论文解析就到这里了 (大雾)网络结构通过作者的一张图示能够很清楚的看到,但是有很多细节我们并不清楚,需要去论文甚至代码中去寻找。譬如Temporal Modulation是怎么做的,Information Flow又是怎么聚合的?作者设计网络结构的时候踩过那些坑?

Feature Source of TPN

Collection of Hierarchical Features

作者是如何获得时域的层次特征呢?

  • 第一种想法是非常naive的。从网络的某一层输出特定尺度的特征,然后直接在帧取样上做文章,采样多就代表高频的、速率快的动作,采样少就代表低频的、速率慢的动作:
    { r 1 , , r M ; r 1 < r 2 < ? < r M } \lbrace r_1,\dots,r_M;r_1<r_2<\dots <r_M\rbrace
    在上述公式中,以M个不同的采样帧率( r r , rate)进行采样,分别送到后续的特征提取网络中,有:
    { F b a s e 1 , , F b a s e M } \lbrace F^{1}_{base},\dots,F^{M}_{base}\rbrace
    因为我们固定从网络的某一层输出特征,也就是特征的 H , W H,W 维度是一致的,这样融合不同帧率的时域特征是较为简单的,但是空域的语义信息较为缺乏,如下式所示:
    { C × T r 1 × W × H , , C × T r M × W × H } \lbrace C \times \frac{T}{r_1} \times W \times H , \dots, C \times \frac{T}{r_M} \times W \times H \rbrace

  • 第二种就是之前提到的,在不同的层输出不同尺度的特征,这样和特征金字塔一样,包含了不同尺度的语义特征,如下式所示:
    { F 1 , F 2 , , F M } \lbrace F_{1},F_{2},\dots,F_{M} \rbrace
    与之对应的维度大小为:
    { C 1 × T 1 × W 1 × H 1 , C 2 × T 2 × W 2 × H 2 , , C M × T M × W M × H M , } \lbrace C_1 \times T_1 \times W_1 \times H_1 , C_2 \times T_2 \times W_2 \times H_2 ,\dots, C_M \times T_M \times W_M \times H_M , \rbrace
    其中,从 1 1 M M 代表从底层到高层的不同尺度特征, C , T , W , H C,T,W,H 的维度也随之缩小。因此我们必须小心地处理维度的变化。

Spatial Semantic Modulation

在这里作者提到要注意在Spatial Modulation部分引入监督,提高语义表达能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nformation Flow of TP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作者提到了四种不同的聚合方式,其中并行方式效果最好。这块实现起来应该是非常麻烦的,后续的复现过程中需要仔细拜读一下作者的代码。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现与实验

对比实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是一个基于3D骨干网络的实现,涨点明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基于TSN的实现提升更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消融实验

从不同的层输出特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不同的聚合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不同的部位加入TP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包饺子ing) 今天的分享先到这里啦,后续再补充。


  1. Feichtenhofer C, Fan H, Malik J, et al. Slowfast networks for video recognition[C]//ICCV. 2019: 6202-6211.https://arxiv.org/abs/1812.03982v1 ??

  2. Zhang D, Dai X, Wang Y F. Dynamic temporal pyramid network: A closer look at multi-scale modeling for activity detection[C]//ACCV. Springer, Cham, 2018: 712-728.https://arxiv.org/abs/1808.02536 ??

  相关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