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码迷 >> 综合 >> SAP Business One(SAP B1):供应商和客户如何分类
  详细解决方案

SAP Business One(SAP B1):供应商和客户如何分类

热度:95   发布时间:2023-12-22 00:36:01.0

供应商和客户如何分类 

围绕着这个主题,我们主要来聊一聊如何标准化物料,对一些特殊的物料,建议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去进行标准化。以及对物料编码的一些处理建议。

我们先来看看物料的定义,在SAP B1中,物料指的并不仅仅是原物料,而是指公司所有需要进行库存管理的物品,主要可能会包括:成品、半成品、零部件、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等。而物料主数据则是指在SAP系统中维护的物料信息。在SAP B1中,物料也可以是不需要进行库存管理的物料,例如有些项目中可能会有虚拟物料,或者费用类物料等,这些是不需要进行库存管理的,这部分物料我们今天不去讨论,我们今天讨论的主要还是需要做库存管理的这部分物料。

需要做库存管理的物料中,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产过程中会使用或产生的物资,例如构成产品的原物料、包装物。生产过程中使用到的消耗品,例如擦拭机器的酒精,清洗产品的化学药剂等。还有一类是生产过程中会用到的工装、夹具、模具,或者为了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常备的一些备品备件等。

对于产品构成部分的原物料、内包装这类物资,我们通常建议通过MRP来计算其真实的需求量。对于消耗品,我们一般建议通过保有一定的安全库存来计算需求。对于工装、夹具、模具等,可以通过申购流程来处理,这一类物料的管理逻辑和管理目标,我们在后面的课程中,会再详细地和大家讲一讲。

 

物料的标准化

下面我们来聊一聊物料的标准化。什么是物料的标准化?通俗一点说,就是什么样的物料,我们视为同一种物料,给同一个编码。而什么情况下,我们又把物料视为不同的物料,给不同的编码,分别做库存管理。

对于物料的标准化,一般我建议按如下原则来处理,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通用性的建议,具体的处理方案,还是要在不同的项目的,根据实际情况来取舍和判断的。

如果物料的属性、名称完全相同,并且在技术上完全可以互相通用,仅仅是供应商不同的,建议视同为同一个物料,用不同批次来进行供应商的追溯,不要分配不同的物料号。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供应商和品牌是两个概念。供应商可以是原厂的供应商,也可以是代理商。比如你要买一个iphone手机,你可以从苹果的专卖店买,也可以从京东商城买。你买到的手机品牌都是苹果,但是供应商是可以不一样的,一个是苹果,一个是京东。

不同供应商的物料,一般建议做为同一个物料。

但是不同品牌的物料,通常情况下会被视同为两个不同的物料。因为如果遇到需要做品牌管理的物料,那么一般来说不同品牌的东西是不可以混用的。

例如同一个传感器,功能可能都是一样的,但是品牌不同,一个是欧姆龙的,一个是西门子的,那么它们对最终产品的质量、等级可能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而最终客户,往往也会指定必需要用哪个品牌的传感器来生产。

在仓库库存管理中,不同品牌的东西外观、标识也会不同,仓库管理通常也是分开存放管理的,所以不同品牌的物料,一般建议视为不同的物料。不过并不是每种材料都需要管理品牌,例如钢材、包装物等等,这类物资不同品牌的性状往往差别不大,对品牌不是那么在意的,就不需要分品牌管理。

对于一些有等级概念的物料,我们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来区别对待。

例如,如果是采购进来的原物料,买的时候不清楚它的真实等级,对供应商付的采购价格都是相同的,买进来以后,通过检验,或者挑选,区分出不同等级,并指定可以用在不同的产品上的,这类物料可以视为一个物料,分配一个编码进行管理。

但是必需要做批次管理,在批次属性中标明它的等级或者适用的产品范围。在仓库中做管理时,不同批次需要分开管理,不可以混料。比如一些可能会具有不同色差的油漆,买的时候采购价格是相同的,也指明了要购买的颜色,但是供应商的生产批次不同,每一批到货都会有不同的色差,最终导致每一批只能用在特定的产品或者特定批次的产品上面。

又比如一些矿物质原料,购买的时候不分等级,买进来以后需要通过实验室检验,或者挑选,再分出不同等级的矿?

  相关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