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码迷 >> 综合 >> MobileNet系列论文——MobileNet V1
  详细解决方案

MobileNet系列论文——MobileNet V1

热度:14   发布时间:2023-12-12 01:15:42.0

1.MobileNet V1

这篇论文是谷歌在2017年提出的,专注于移动端或者嵌入式设备中的轻量级CNN网络。该论文最大的创新点是,提出了深度可分离卷积(depthwise separable convolution)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传统卷积的运算过程,请如下动图或者这篇博客。可以看出,传统卷积分成两步,每个卷积核与每张特征图进行按位相成然后进行相加,此时,计算量为DF?DF?DK?DK?M?N,其中DF为特征图尺寸,DK为卷积核尺寸,M为输入通道数,N为输出通道数。

 

然后,重点介绍一下深度可分离卷积。深度可分离卷积将传统卷积的两步进行分离开来,分别是depthwise和pointwise。从下面的图可以看出,首先按照通道进行计算按位相乘的计算,此时通道数不改变;然后依然得到将第一步的结果,使用1*1的卷积核进行传统的卷积运算,此时通道数可以进行改变。使用了深度可分离卷积,其计算量为DK?DK?M?DF?DF+1?1?M?N?DF?DF。

 

 通过深度可分离卷积,计算量将会下降1/N+1/(DK^2),当DK=3时,深度可分离卷积比传统卷积少8到9倍的计算量。

这种深度可分离卷积虽然很好的减少计算量,但同时也会损失一定的准确率。从下图可以看到,使用传统卷积的准确率比深度可分离卷积的准确率高约1%,但计算量却增大了9倍。

最后给出v1的整个模型结构,该网络有28层(把fc算在内,pool和softmax不算,层数计算只考虑有参数的层)。可以看出,该网络基本去除了pool层,使用stride来进行降采样(难道是因为pool层的速度慢?)。

其次,v1还存在以下的亮点,值得关注一下:

  • depthwise后接BN层和RELU6,pointwise后也接BN层和RELU6,如下图所示(图中应该是RELU6)。左图是传统卷积,右图是深度可分离卷积。更多的ReLU6,增加了模型的非线性变化,增强了模型的泛化能力

  • v1中使用了RELU6作为激活函数,这个激活函数在float16/int8的嵌入式设备中效果很好,能较好地保持网络的鲁棒性。

  • v1还给出了2个超参,宽度乘子α和分辨率乘子β,通过这两个超参,可以进一步缩减模型,文章中也给出了具体的试验结果。此时,我们反过来看,扩大宽度和分辨率,都能提高网络的准确率,但如果单一提升一个的话,准确率很快就会达到饱和,这就是2019年谷歌提出efficientnet的原因之一,动态提高深度、宽度、分辨率来提高网络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