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 Server 2008 R2开发代号 “Kilimanjaro”,我用中华人民屡试不爽的拼音来猛力一拼,就觉得好像是挺熟悉的样子。还别说,它还真的就是乞力马扎罗(非洲最高峰)。这个名字绝对暗藏着微软开发人员的雄心:我们的SQL SERVER 2008 R2虽然不过十几年的技术,但是敢于和几百万年就在那里的苍茫的雪山相比肩。
拿什么来和高山相比?不外乎是要有些一般人平常想也想不到,当某天突然发现自己其实现在就需要、然后满世界的去找,发现还真的就有的高档配置吧。从2000到2005再到2008 ,sqlserver的发展是比较有规律的。sqlserver一直在加强可伸缩性方面的能力——要能够支持更多的CPU,更大的存储,更快的速度,更加容易的管理。这里面最基本的就是对多CPU核心的支持。
看看来自techtarget的 这张图吧——如此规整的,看来像是一群忍者神龟的图片,到底是什么?
[img src="http://media.techtarget.com/rms/misc/6enhancedcapabilities.jpg"][/img]
是任务管理器内的性能页面的CPU使用记录图。和我们一般在自己公司看到的单核、至多8核的小小电脑所不同的是:上面的是256个逻辑CPU!何其壮观。就是说,在SQL 2008中最多只支持64个CPU核,现在R2中可以支持256个核了!。
来自Unisys的工作,让这个豪门夜宴变得更加具体。
Unisys (优利:http://www.unisys.com/unisys/ )对自己的描述中,有很多关于无错环境,关键性环境,高容量、交易密集型及安全计算等关键词,看得出来,这也是一个角色啊。他们的产品 Unisys Powerrack 基于SQL Server 2008 R2 预优化,默认 4个CPU ,最多可以达到 96 个核,它的配套的SAN(存储访问网络)可以达到令人咂舌的 3GB/sec的传输速度。还有一个SQL Server 世界纪录值得一提。它可以在10分钟内批量装入1TB 的数据到数据库内!这个速度可是太快了。
我记得2000年的夏天,热得要命,我们在一个很小的机房内,听着HP 服务器发出的巨大的风扇声音,然后搓着手,看着清华大学的人导数据到我的客户的磁盘阵列上。500G的数据,整整导入了1周的时间。要是那会儿能够用得上这样的设备,也许只要5分钟就可以了。需要在机房呆着的时间,拿来去游泳,到避暑山庄打牌多好。
R2 是一个服务包,加上了一些新的外围功能。既然还是2008,那么数据库引擎层面的修改是比较少的。对开发者而言,值得一提的是streaminsight。对于需要监控和实时反应系统的开发者而言,是可以考虑的。
SQL SERVER 2008 R2同时在数据库的可视化报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从sql server 2005 开始,微软好像对BI方面的技术越来越重视了,2005开始有BI的初步能力,而2008 r2不但有Report Builder 3.0 可以用,还进一步的把SQL SERVER推到了最终用户的门口:它引入了PowerPivot,可以作为Excel 2010的插件使用,Excel 的级别向来都是不需要专业IT人员介入的领域,就是说,一个Office lady ,只要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数据,她就可以通过Excel 2010+Power Pivot来实现,不必在ITPro面前排队等待,自助的完成数据分析。从PowerPivot网站(http://www.powerpivot.com/ )的漫画形象看,这是一个如假包换的面对终端用户的产品。要想从头建立一个PowerPivot的使用环境,还是要花费一些时间,还好,可以通过在线的动手实验室(https://cmg.vlabcenter.com/default.aspx?moduleid=ad3bd3e9-8d2b-498d-94fa-e41e1b09730d )来动手学习。这大概就是微软云服务吧,今天我也和“云”挂上边而来。
SQL Server Express免费,并且限制进一步放宽。大小从4G到10G。对大部分用户而言,足够几年的折腾了,如果数据可以定期有清理的话,一辈子也够用了。
[im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