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来说说连续变量与分类变量(二分)之间的检验。
通俗的来讲,就是去发现变量间的关系。
连续变量数量为一个,分类变量数量为两个。
总体:包含所有研究个体的集合。
样本:经过抽样总体中的部分个体。
均值:变量的数值之和除以变量的个数。
极差:变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方差,标准差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其值越大,数据波动越大。
/ 01 / 正态分布
在实际情况里,总体的信息往往难以获取,所以需要抽样,通过样本来估计总体。
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是通过样本来估计总体的两种方法。
那么样本是否能够代表总体就是关键点,样本需要具有代表性。
点估计:用样本统计量去估计总体参数。
区间估计:不同于点估计,能够提供待估计参数的置信区间和置信度。
区间估计用到了中心极限定理,表现为如果抽样多次,每次抽样都有一个均值,产生的多个均值服从正态分布。
就可以利用正态分布的性质,推断出样本均值出现在某区间范围的概率。
正态分布:关于均值左右对称的,呈钟形。且均值和标准差具有代表性。均值=中位数=众数。
在现实生活中,男女身高(性别有影响需区分开)、体重、考试成绩都是属于正态分布。
影响它们的变量都是独立互不影响的。
接下来对豆瓣电影TOP250里的电影评分进行分析。
首先读取数据。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cipy import stats
import seaborn as sns
import pandas as pd# 读取文件
df = pd.read_csv('douban.csv', header=0, names=["quote", "score", "info", "title", "people"])
dom1 = []
# 清洗数据,获取国家列,1为中国,2为外国
for i in df['info']:country = i.split('/')[1].split(' ')[0].strip()if country in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dom1.append(1)else:dom1.append(0)
df['country'] = dom1
生成电影评分直方图,观察其是否符合正态分布。
# distplot:集合功能,kde:显示核密度估计图,fit:控制拟合的参数分布图形,本次为拟合正态分布
sns.distplot(df.score, kde=True, fit=stats.norm)
plt.show()
运行代码后得到下图,发现电影评分分布近似正态分布。
生成电影评分QQ图,观察电影评分与正态分布的接近程度。
# qqplot检验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
sm.qqplot(df.score, fit=True, line='45')
plt.show()
运行代码后得到下图,其中样本点越靠近红色线说明变量越趋近正态分布,结论显而易见。
区间估计,计算95%保证程度下的区间估计范围。
# 标准差
se = df.score.std() / len(df) ** 0.5
# 均值下限
LB = df.score.mean() - 1.98 * se
# 均值上限
UB = df.score.mean() + 1.98 * se
print(LB, UB)
# 得到的结果
8.782710866637895 8.849289133362106
即在95%的置信度下,电影评分的总体均值位于区间「8.7827-8.8492」内。
定义函数,计算不同置信度下的置信区间。
def confint(x, alpha=0.05):"""计算不同置信度下的置信区间"""n = len(x)xb = x.mean()df = n - 1tmp = (x.std() / n ** 0.5) * stats.t.ppf(1-alpha/2, df)return {'Mean': xb, 'Degree of Freedom': df, 'LB': xb-tmp, 'UB': xb+tmp}result = confint(df.score, 0.05)
print(result)
# 得到的结果
{'LB': 8.782886780076549, 'UB': 8.849113219923453, 'Degree of Freedom': 249, 'Mean': 8.816}
即在99%的置信度下,电影评分的总体均值位于区间「8.7828-8.8491」内。
/ 02 / t检验
01 假设检验
在研究变量时,对分布的性质进行一定的假设,然后通过抽样来检验假设是否成立。
这似乎与我们中学时代的反证法有点类似,假设需要证明的东西成立,然后去反推。
其中实际抽样结果与假设的差异程度可以用概率值表示,为「p-value」。
概率值越大意味着越无差异,越接近。
人为设定一个「p-value」的阈值将差异程度判断为「有差异」或「无差异」,这个阈值就是「显著性水平」。
目前接触的原假设都是设置为等值假设,本次假设电影评分均值为8.8。
显著性水平的设置根据样本容量,本次取显著性水平为0.05。
最后的结论就是「p-value」值小于显著性水平时,差异明显,有理由拒绝原假设。
「p-value」值大于显著性水平时,差异较小,那么就不能拒绝原假设。
这里书本没有对「p-value」如何查表取值详细解说,需要百度查询。
02 单样本t检验
单样本t检验是最基础的假设检验,其利用来自总体的样本数据,推断总体均值是否与假设的检验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值大于显著性水平,则无法拒绝原假设。
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则拒绝原假设。
下面在Python中进行单样本t检验,使用电影评分数据,假设均值为8.8分。
# stas:列联表
d1 = sm.stats.DescrStatsW(df.score)
print('t-statistic=%6.4f, p-value=%6.4f, df=%s' %d1.ttest_mean(8.8))
# 得到的结果
t-statistic=-2.0223, p-value=0.3422, df=249.0
P值为0.3422,如果规定显著性水平为0.05,那么就无法拒绝原假设。
即电影评分均值为8.8分的原假设成立。
03 双样本t检验
双样本t检验是检验两个样本均值的差异是否显著。
常用于检验某二分类变量区分下的某连续变量是否有显著差异。
本次使用豆瓣电影TOP250中中外国家电影评分数据。
研究电影评分受国家的影响是否显著(之前分析的结论是没什么影响)。
# 对数据分组汇总
print(df['score'].groupby(df['country']).describe())
得到结果如下,发现均值还是有一点点差异的。
接下来用双样本t检验来看这种差异是否显著。
在进行双样本t检验前,有三个基本条件需要考虑。
①观测之间独立(本次满足)
②两组均服从正态分布(本次满足)
①两组样本的方差是否相同(需检验)
上面的结果已经包含了样本评分均值的方差了,可是书里却说还需要进行方差齐性分析。
这一点不是很理解,就当多学点东西吧。
方差齐性检验的原假设为两组数据方差相同。
# levene:方差齐性检验
country0 = df[df['country'] == 0]['score']
country1 = df[df['country'] == 1]['score']
leveneTestRes = stats.levene(country0, country1, center='median')
print('w-value=%6.4f, p-value=%6.4f' %leveneTestRes)
# 得到的结果
w-value=0.5855, p-value=0.4449
P值为0.4449,若以0.05为显著性水平,则无法拒绝原假设。
即中国电影评分和外国电影评分的方差是相同的。
因此进行方差齐性的双样本t检验。
# equal_var=True:两组数据方差齐性
print(stats.stats.ttest_ind(country0, country1, equal_var=True))
# 得到的结果
Ttest_indResult(statistic=0.9331710237657628, pvalue=0.3516393015610625)
P值为0.35,若以0.05为显著性水平,则无法拒绝原假设。
说明中国电影评分和外国电影评分无显著差异。
/ 03 / 总结
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最大的困惑就是「p-value」的取值。
书上没讲明白如何用公式确定其值,只是通过Pyhton直接结算得出结果。
网上查取的资料也是零零散散,解释的不够全面。
●10个面试必会的统计学问题!
●品牌知名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