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和保留字
关键字:被Java语言赋予了特殊意义,用作专门的字符串
特点:关键字中的所有字母都小写
this是关键字,that不是
保留字:现有Java版本尚未被使用,但哟吼的版本可能作为关键字使用
标识符
凡是可以自己起名字的地方都是标识符
标识符的规则:1.有26个英语字母大小写,数字,下划线,_,$或中文汉字组成
2.数字不可以开头
3.不可以使用关键字和保留字,但包含关键字和保留字
4.java中严格区分大小写,长度无限制
5.标识符不能包含空格
java中名称的命名规范
1.包名:所有字母都小写 eg:aaabbbccc
2.类名:大驼峰,所有单词的首字母都大写 eg:AaaBbbCcc
3.变量名,方法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小写,第二个单词开始每个单词首字母大写 eg:aaaBbbCcc
起名字时,尽量做到”见名知义“
变量
按照位置:局部变量:声明在方法内部的变量
成员变量(属性):声明在方法外部的变量
按照数据类型:基本数据类型变量:byte,short,int,long,float,double,char,boolean
(基本数据类型:自动转换和强制转换两种)
引用数据类型变量:String,数组,接口,Java类
Java的基本数据类型
Java有8种数据类型,大致为4类:(8位=1字节)
整数型:
byte:1字节
short:2字节
int:4字节
long:8字节,赋值时一般在数字后面加上l或L
浮点型
float:4字节,赋值时一般在后面加上f或F
double:8字节,赋值时一般在后面加上d或D
字符型
char:2字节,存储Unicode码,用单引号赋值
布尔型
boolean:1字节,只有true和flase两个取值,一字节就够了
Java修饰符
主要分为两种:访问修饰符和非访问修饰符
修饰符用来定义类,方法或者变量,通常放在语句的最前端。
访问控制修饰符:Java中,可以使用访问修饰符来保护对类,变量,方法和构造方法的访问。java支持4种不同的访问权限。
default(即默认,什么都不写):在同一个包内可见,不使用任何修饰类。使用对象:类,接口,变量,方法。
private:在同一个类内可见。使用对象:变量,方法。注意:不能修饰类(外部类)
public:对所有类可见。使用对象:类,接口,变量,方法。
protected:对同一包内的类和所有子类可见。使用对象:变量,方法。注意:不能修饰类(外部类)。
我们可以通过下表来说明访问权限:
修饰符 | 当前类 | 同 包 | 子 类 | 其他包 |
---|---|---|---|---|
public | √ | √ | √ | √ |
protected | √ | √ | √ | × |
default | √ | √ | × | × |
private | √ | × | × | × |
面向对象的特征有哪些方面?
抽象:抽象是将一类对象的共同特征总结出来构造类的过程,包括数据抽象和行为抽象两方面。抽象只关注对象有哪些属性和行为,并不关注这些行为的细节是什么。
- 继承:继承是从已有类得到继承信息创建新类的过程。提供继承的类叫父类(超类、基类)、得到继承的类叫子类(派生类)。
- 封装:通常认为封装是把数据和操作数据的方法绑定起来,对数据的访问只能通过已定义的接口。可以说,封装就是隐藏一切可隐藏的东西,只向外界提供最简单的编程接口(可以想想普通洗衣机和全自动洗衣机的差别,明显全自动洗衣机封装更好因此操作起来更简单;我们现在使用的智能手机也是封装得足够好的,因为几个按键就搞定了所有的事情)。
- 多态性:多态性是指允许不同子类型的对象对同一消息作出不同的响应。简单的说就是用同样的对象引用调用同样的方法但是做了不同的事情。实现多态需要做两件事:1). 方法重写(子类继承父类并重写父类中的方法);2). 对象造型(用父类型引用引用子类型对象,这样同样的引用调用同样的方法就会根据子类对象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int和Integer有什么区别?
Java是一个近乎纯洁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但是为了编程的方便还是引入了基本数据类型,但是为了能够将这些基本数据类型当成对象操作,Java为每一个基本数据类型都引入了对应的包装类型(wrapper class),int的包装类就是Integer,从Java 5开始引入了自动装箱/拆箱机制,使得二者可以相互转换。
&和&&的区别?
虽然二者都要求运算符左右两端的布尔值都是true整个表达式的值才是true。&&之所以称为短路运算是因为,如果&&左边的表达式的值是false,右边的表达式会被直接短路掉,不会进行运算。很多时候我们可能都需要用&&而不是&,例如在验证用户登录时判定用户名不是null而且不是空字符串,应当写为:username != null &&!username.equals(“”),二者的顺序不能交换,更不能用&运算符,因为第一个条件如果不成立,根本不能进行字符串的equals比较,否则会产生NullPointerException异常。注意:逻辑或运算符(|)和短路或运算符(||)的差别也是如此。
?nal、?nalize()、?nally
性质不同
1.?nal为关键字;
2.?nalize()为方法;
3.?nally为区块标志,用于try语句中
作用不同
?nal为用于标识常量的关键字,?nal标识的关键字存储在常量池中(在这里?nal常量的具体用法将在下面进行介绍);
?nalize()方法在Object中进行了定义,用于在对象“消失”时,由JVM进行调用用于对对象进行垃圾回收,类似于C++中的析构函数;用 户自定义时,用于释放对象占用的资源(比如进行I/0操作);
?nally{}用于标识代码块,与try{}进行配合,不论try中的代码执行完或没有执行完(这里指有异常),该代码块之中的程序必定会进行;
java中提供了以下四种创建对象的方式:
new创建新对象
通过反射机制
采用clone机制
通过序列化机制
String类的常用方法有那些?
charAt: 返 回 指 定 索 引 处 的 字 符
indexOf(): 返 回 指 定 字 符 的 索 引
replace(): 字 符 串 替 换
trim(): 去 除 字 符 串 两 端 空 白
split():分割字符串,返回一个分割后的字符串数组
getBytes(): 返 回 字 符 串 的 byte 类 型 数 组
length(): 返 回 字 符 串 长 度
toLowerCase():将字符串转成小写字母
toUpperCase():将字符串转成大写字符
substring():截取字符串
format():格式化字符串
equals():字符串比较
Java中的继承是单继承还是多继承
Java中既有单继承,又有多继承。对于java类来说只能有一个父类,对于接口来说可以同时继承多个接口
Super与this表示什么?
Super表示当前类的父类对象This表示当前类的对象
普通类与抽象类有什么区别?
普通类不能包含抽象方法,抽象类可以包含抽象方法抽象类不能直接实例化,普通类可以直接实例化
抽象类不一定包含抽象方法,但是包含抽象方法的类一定是抽象类
什么是接口?为什么需要接口?
接口就是某个事物对外提供的一些功能的声明,是一种特殊的java类,接口弥补了java单继承的缺点
接口有什么特点?
接口中声明全是public static ?nal修饰的常量
接口中所有方法都是抽象方法
接口是没有构造方法的
接口也不能直接实例化
接口可以多继承
抽象类和接口的区别?
抽象类:
抽象方法,只有行为的概念,没有具体的行为实现。使用abstract关键字修饰,没有方法体。子类必须重写这些抽象方法。
包含抽象方法的类,一定是抽象类。
抽象类只能被继承,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
接口:
- 全部的方法都是抽象方法,属性都是常量
- 不能实例化,可以定义变量。
- 接口变量可以引用具体实现类的实例
- 接口只能被实现,一个具体类实现接口,必须实现全部的抽象方法
- 接口之间可以多实现
- 一个具体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实现多继承现象
Hashcode的作用
java的集合有两类,一类是List,还有一类是Set。前者有序可重复,后者无序不重复。当我们在set中插入的时候怎么判断是否已经存在该元素呢,可以通过equals方法。但是如果元素太多,用这样的方法就会比较慢。
于是有人发明了哈希算法来提高集合中查找元素的效率。 这种方式将集合分成若干个存储区域,每个对象可以计算出一个哈希码,可以将哈希码分组,每组分别对应某个存储区域,根据一个对象的哈希码就可以确定该对象应该存储的那个区域。
hashCode方法可以这样理解:它返回的就是根据对象的内存地址换算出的一个值。这样一来,当集合要添加新的元素时,先调用这个元素的hashCode方法,就一下子能定位到它应该放置的物理位置上。如果这个位置上没有元素,它就可以直接存储在这个位置上,不用再进行任何比较了;如果这个位置上已经有元素了,就调用它的equals方法与新元素进行比较,相同的话就不存了,不相同就散列其它的地址。这样一来实际调用equals方法的次数就大大降低了,几乎只需要一两次。
Java异常分为哪两种?
编译时异常和运行时异常
列举几个常见的编译时异常类?
NullPointerException:空指针异常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数组下标越界
NumberFormatException:数字转换异常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参数不匹配异常
InstantiationException:对象初始化异常
ArithmeticException:算术异常
异常的处理机制有哪几种?
异常捕捉:try…catch…finally,异常抛出:throws
Error与Exception区别?
Error和Exception都是java错误处理机制的一部分,都继承了Throwable类。
Exception表示的异常,异常可以通过程序来捕捉,或者优化程序来避免。
Error表示的是系统错误,不能通过程序来进行错误处理。
集合
(1)ArrayList,Vector与LinkedList有什么区别?
Vector:线程安全,但速度慢,已被ArrayList替代。
ArrayList与LinkedList都实现了List接口。
ArrayList是线性表,底层是使用数组实现的,查询速度快,
Linked是双向链表,增删速度快,在访问数据时效率较低
补充:取出LIst集合中元素的方式:
get(int index):通过脚标获取元素。
iterator():通过迭代方法获取迭代器对象。
(2)Hashset和treeset:
HashSet:
不能保证元素的排列顺序,顺序有可能发生变化
集合元素可以是null,但只能放入一个null
HashSet底层是采用HashMap实现的
HashSet底层是哈希表实现的
TreeSet:
Treeset中的数据是排好序的,不允许放入null值。
TreeSet是通过TreeMap实现的,只不过Set用的只是Map的key。
TreeSet的底层实现是采用二叉树(红-黑树)的数据结构
(3)Hashmap和treemap:
Hashtable:线程安全,速度慢,不允许存放null键,null值,已被HashMap替代。
HashMap:线程不安全,速度快,允许存放null键,null值。
TreeMap:线程不安全,对键进行排序
(4)List和set和map
List:可存放重复元素,元素存取是有序的。
Set:不可以存放重复元素,元素存取是无序的
Map有什么特点;以键值对存储数据,数据存储是无序的,不允许出现重复键
(5)取出LIst集合中元素的方式:
get(int index):通过脚标获取元素。
iterator():通过迭代方法获取迭代器对象。
迭代器中hasNext():查看在当前迭代器中是否含有下一个数据
Next():获取当前数据
(6)Map与Collection
Map与Collection在集合框架中属并列存在
Map存储的是键值对
Map存储元素使用put方法,Collection使用add方法
Map集合没有直接取出元素的方法,而是先转成Set集合,在通过迭代获取元素
Map集合中键要保证唯一性
(7)
Collection 和 Collections 有什么区别?
java.util.Collection 是一个集合接口(集合类的一个顶级接口)。它提供了对集合对象进行基本操作的通用接口方法。Collection接口在Java 类库中有很多具体的实现。Collection接口的意义是为各种具体的集合提供了最大化的统一操作方式,其直接继承接口有List与Set。
Collections则是集合类的一个工具类/帮助类,其中提供了一系列静态方法,用于对集合中元素进行排序、搜索以及线程安全等各种操作。
(8)Iterator 和 ListIterator 有什么区别?
Iterator可用来遍历Set和List集合,但是ListIterator只能用来遍历List。
Iterator对集合只能是前向遍历,ListIterator既可以前向也可以后向。
ListIterator实现了Iterator接口,并包含其他的功能,比如:增加元素,替换元素,获取前一个和后一个元素的索引,等等。
hashmap篇
1、HashMap 的数据结构?
A:哈希表结构(链表散列:数组+链表)实现,结合数组和链表的优点。当链表长度超过 8 时,链表转换为红黑树。
2、当两个对象的 hashCode 相同会发生什么?
因为 hashCode 相同,不一定就是相等的(equals方法比较)
3、说说你对红黑树的见解?
每个节点非红即黑
根节点总是黑色的
如果节点是红色的,则它的子节点必须是黑色的(反之不一定)
每个叶子节点都是黑色的空节点(NIL节点)
从根节点到叶节点或空子节点的每条路径,必须包含相同数目的黑色节点(即相同的黑色高度)
4、jdk8中对HashMap做了哪些改变?
在java 1.8中,如果链表的长度超过了8,那么链表将转换为红黑树。(桶的数量必须大于64,小于64的时候只会扩容)
发生hash碰撞时,java 1.7 会在链表的头部插入,而java 1.8会在链表的尾部插入
在java 1.8中,Entry被Node替代(换了一个马甲)。
5、HashMap 和 HashTable 有什么区别?
①、HashMap 是线程不安全的,HashTable 是线程安全的;
②、由于线程安全,所以 HashTable 的效率比不上 HashMap;
③、HashMap最多只允许一条记录的键为null,允许多条记录的值为null,而 HashTable不允许;
④、HashMap 默认初始化数组的大小为16,HashTable 为 11,前者扩容时,扩大两倍,后者扩大两倍+1;
⑤、HashMap 需要重新计算 hash 值,而 HashTable 直接使用对象的 hashCode
6、HashMap 中的“死锁”是怎么回事?
7、HashMap 中能 put 两个相同的 key 吗?为什么?
8、HashMap 中的键值可以为 Null 吗?原理是什么?
9、HashMap 扩容机制?
10、hashmap1.7/1.8 实现区别
11、集合类中的 List 和 Map 的线程安全版本是什么,如何保证线程安全的?
是否了解连接池,使用连接池有什么好处?
数据库连接是非常消耗资源的,影响到程序的性能指标。连接池是用来分配、管理、释放数据库连接的,可以使应用程序重复使用同一个数据库连接,而不是每次都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连接。通过释放空闲时间较长的数据库连接避免数据库因为创建太多的连接而造成的连接遗漏问题,提高了程序性能。
参考文章:连接池的作用及讲解 - Sharpest - 博客园
你所了解的数据源技术有那些?使用数据源有什么好处?
Dbcp,c3p0等,用的最多还是c3p0,因为c3p0比dbcp更加稳定,安全;通过配置文件的形式来维护数据库信息,而不是通过硬编码。当连接的数据库信息发生改变时,不需要再更改程序代码就实现了数据库信息的更新。
Java的io流分为哪两种?
按功能来分
输入流(input),输出流(output)
按类型来分
字节流,字符流
常用io类有那些?
File
FileInputSteam,FileOutputStream
BufferInputStream,BufferedOutputSream
PrintWrite
FileReader,FileWriter
BufferReader,BufferedWriter
ObjectInputStream,ObjectOutputSream
字节流与字符流的区别
以字节为单位输入输出数据,字节流按照8位传输
以字符为单位输入输出数据,字符流按照16位传输
线程同步的方法
- wait():让线程等待。将线程存储到一个线程池中。
- notify():唤醒被等待的线程。通常都唤醒线程池中的第一个。让被唤醒的线程处于临时阻塞状态。
- notifyAll(): 唤醒所有的等待线程。将线程池中的所有线程都唤醒。
线程与进程的区别
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线程是CPU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
进程和线程的关系:
一个线程只能属于一个进程,而一个进程可以有多个线程,但至少有一个线程。
资源分配给进程,同一进程的所有线程共享该进程的所有资源。
线程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协作同步。不同进程的线程间要利用消息通信的办法实现同步。
线程是指进程内的一个执行单元,也是进程内的可调度实体。
线程与进程的区别:
调度:线程作为调度和分配的基本单位,进程作为拥有资源的基本单位。
并发性:不仅进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同一个进程的多个线程之间也可以并发执行。
拥有资源:进程是拥有资源的一个独立单位,线程不拥有系统资源,但可以访问隶属于进程的资源。
系统开销:在创建或撤销进程的时候,由于系统都要为之分配和回收资源,导致系统的明显大于创建或撤销线程时的开销。但进程有独立的地址空间,进程崩溃后,在保护模式下不会对其他的进程产生影响,而线程只是一个进程中的不同的执行路径。线程有自己的堆栈和局部变量,但线程之间没有单独的地址空间,一个线程死掉就等于整个进程死掉,所以多进程的程序要比多线程的程序健壮,但是在进程切换时,耗费的资源较大,效率要差些。
GET POST区别
get是从服务器上获取数据,post是向服务器发送数据。
get是把参数数据队列加到提交表单的action属性所指的URL中,值和表单内各个字段一一对应,在url中可以看到。post是通过HTTPpost机制,将表单内各个字段与其内容放置在html header内一起传送到action属性所指的url地址。
对于get方式,服务区端用request.QueryString获取变量值,对于post方式,服务器端用request.Form获取提交的数据。get传送的数据量较小,post较大,一般不受限制。get安全性比post要低,但执行效率较高。
SESSION, COOKIE区别
session数据放在服务器上,cookie则放在客户浏览器上。cookie不太安全,因为可以分析出本地cookie,并进行cookie欺骗,考虑安全应使用session。session会在一定时间内保存在服务器上,当访问增多时,会比较占用服务器的性能,考虑减轻服务器压力则应该使用cookie。单个cookie保持的数据不超过4k,很多浏览器都限制要给站点最多保存20个cookie。
Servlet的生命周期
主要分三个阶段:初始化——调用init()方法,响应客户请求阶段——调用service()方法,终止阶段——调用destroy方法。工作原理:客户发送一个请求,servlet调用service方法对请求进行响应,即对请求方式进行匹配,选择调用doGet、doPost方法等,然后进入对于的方法中调用逻辑层的方法,实现对客户的响应。自定义的servlet必须首先servlet接口。
具体生命周期包括:装载Servlet、服务器创建Servlet实例、服务器调用Servlet的init()方法、客户请求到达服务器、服务器创建请求对象、服务创建相应对象、服务器激活Servlet的service方法,请求对象和响应对象作为service()方法的参数、service()方法获得关于请求对象的信息,处理请求,访问其他资源,获得需要的信息、service()方法可能激活其他方法以处理请求,如doGet(),doPost()
说一下 ACID 是什么?(事务的特性)
事务:逻辑上的一组操作,组成这组操作的各个单元,要么全都成功,要么全都失败。
原子性:事务不可分割
一致性:事务执行前后数据完整性保持一致
隔离性:一个事务的执行不应该受到其他事务的干扰
持久性:一旦事务结束,数据就持久化到数据库
如果不考虑隔离性引发安全性问题
(1)读问题
脏读 :一个事务读到另一个事务未提交的数据
不可重复读 :一个事务读到另一个事务已经提交的update的数据,导致一个事务中多次查询结果不一致
虚读、幻读 :一个事务读到另一个事务已经提交的insert的数据,导致一个事务中多次查询结果不一致。
(2)写问题
丢失更新
4.解决读问题
设置事务的隔离级别
Read uncommitted :未提交读,任何读问题解决不了。
Read committed :已提交读,解决脏读,但是不可重复读和虚读有可能发生。
Repeatable read :重复读,解决脏读和不可重复读,但是虚读有可能发生。
Serializable :解决所有读问题。
mysql默认的事务隔离级别为repeatable-read
并行和并发有什么区别?
-
并行是指两个或者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而并发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发生。
-
并行是在不同实体上的多个事件,并发是在同一实体上的多个事件。
-
在一台处理器上“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在多台处理器上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如hadoop分布式集群。
所以并发编程的目标是充分的利用处理器的每一个核,以达到最高的处理性能。
线程和进程的区别?
简而言之,进程是程序运行和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一个程序至少有一个进程,一个进程至少有一个线程。进程在执行过程中拥有独立的内存单元,而多个线程共享内存资源,减少切换次数,从而效率更高。线程是进程的一个实体,是cpu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是比程序更小的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同一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
守护线程是什么?
守护线程(即daemon thread),是个服务线程,准确地来说就是服务其他的线程。
创建线程有哪几种方式?
①. 继承Thread类创建线程类
-
定义Thread类的子类,并重写该类的run方法,该run方法的方法体就代表了线程要完成的任务。因此把run()方法称为执行体。
-
创建Thread子类的实例,即创建了线程对象。
-
调用线程对象的start()方法来启动该线程。
②. 通过Runnable接口创建线程类
-
定义runnable接口的实现类,并重写该接口的run()方法,该run()方法的方法体同样是该线程的线程执行体。
-
创建 Runnable实现类的实例,并依此实例作为Thread的target来创建Thread对象,该Thread对象才是真正的线程对象。
-
调用线程对象的start()方法来启动该线程。
③. 通过Callable和Future创建线程
-
创建Callable接口的实现类,并实现call()方法,该call()方法将作为线程执行体,并且有返回值。
-
创建Callable实现类的实例,使用FutureTask类来包装Callable对象,该FutureTask对象封装了该Callable对象的call()方法的返回值。
-
使用FutureTask对象作为Thread对象的target创建并启动新线程。
-
调用FutureTask对象的get()方法来获得子线程执行结束后的返回值。
说一下 runnable 和 callable 有什么区别?
有点深的问题了,也看出一个Java程序员学习知识的广度。
-
Runnable接口中的run()方法的返回值是void,它做的事情只是纯粹地去执行run()方法中的代码而已;
-
Callable接口中的call()方法是有返回值的,是一个泛型,和Future、FutureTask配合可以用来获取异步执行的结果。
线程有哪些状态?
线程通常都有五种状态,创建、就绪、运行、阻塞和死亡。
-
创建状态。在生成线程对象,并没有调用该对象的start方法,这是线程处于创建状态。
-
就绪状态。当调用了线程对象的start方法之后,该线程就进入了就绪状态,但是此时线程调度程序还没有把该线程设置为当前线程,此时处于就绪状态。在线程运行之后,从等待或者睡眠中回来之后,也会处于就绪状态。
-
运行状态。线程调度程序将处于就绪状态的线程设置为当前线程,此时线程就进入了运行状态,开始运行run函数当中的代码。
-
阻塞状态。线程正在运行的时候,被暂停,通常是为了等待某个时间的发生(比如说某项资源就绪)之后再继续运行。sleep,suspend,wait等方法都可以导致线程阻塞。
-
死亡状态。如果一个线程的run方法执行结束或者调用stop方法后,该线程就会死亡。对于已经死亡的线程,无法再使用start方法令其进入就绪
sleep() 和 wait() 有什么区别?
sleep():方法是线程类(Thread)的静态方法,让调用线程进入睡眠状态,让出执行机会给其他线程,等到休眠时间结束后,线程进入就绪状态和其他线程一起竞争cpu的执行时间。因为sleep() 是static静态的方法,他不能改变对象的机锁,当一个synchronized块中调用了sleep() 方法,线程虽然进入休眠,但是对象的机锁没有被释放,其他线程依然无法访问这个对象。
wait():wait()是Object类的方法,当一个线程执行到wait方法时,它就进入到一个和该对象相关的等待池,同时释放对象的机锁,使得其他线程能够访问,可以通过notify,notifyAll方法来唤醒等待的线程
notify()和 notifyAll()有什么区别?
-
如果线程调用了对象的 wait()方法,那么线程便会处于该对象的等待池中,等待池中的线程不会去竞争该对象的锁。
-
当有线程调用了对象的 notifyAll()方法(唤醒所有 wait 线程)或 notify()方法(只随机唤醒一个 wait 线程),被唤醒的的线程便会进入该对象的锁池中,锁池中的线程会去竞争该对象锁。也就是说,调用了notify后只要一个线程会由等待池进入锁池,而notifyAll会将该对象等待池内的所有线程移动到锁池中,等待锁竞争。
-
优先级高的线程竞争到对象锁的概率大,假若某线程没有竞争到该对象锁,它还会留在锁池中,唯有线程再次调用 wait()方法,它才会重新回到等待池中。而竞争到对象锁的线程则继续往下执行,直到执行完了 synchronized 代码块,它会释放掉该对象锁,这时锁池中的线程会继续竞争该对象锁。
线程的 run()和 start()有什么区别?
每个线程都是通过某个特定Thread对象所对应的方法run()来完成其操作的,方法run()称为线程体。通过调用Thread类的start()方法来启动一个线程。
start()方法来启动一个线程,真正实现了多线程运行。这时无需等待run方法体代码执行完毕,可以直接继续执行下面的代码; 这时此线程是处于就绪状态, 并没有运行。 然后通过此Thread类调用方法run()来完成其运行状态, 这里方法run()称为线程体,它包含了要执行的这个线程的内容, Run方法运行结束, 此线程终止。然后CPU再调度其它线程。
run()方法是在本线程里的,只是线程里的一个函数,而不是多线程的。 如果直接调用run(),其实就相当于是调用了一个普通函数而已,直接待用run()方法必须等待run()方法执行完毕才能执行下面的代码,所以执行路径还是只有一条,根本就没有线程的特征,所以在多线程执行时要使用start()方法而不是run()方法。
http状态码
1开头 消息类
2开头 成功类
3开头 重定向类
4开头 请求错误类
5开头 服务器错误类
常见的几种:
200 - 请求成功
301 - 资源(网页等)被永久转移到其它URL
404 - 请求的资源(网页等)不存在
500 - 内部服务器错误
网络安全篇
1、tcp和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在传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先建立连接,远程主机在收到 UDP 报文后,不需要给出任何确认。
虽然 UDP 不提供可靠交付,但在某些情况下 UDP 确是一种最有效的工作方式(一般用于即时通信),比如:QQ 语音、 QQ 视频 、直播等等
传输控制协议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在传送数据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数据传送结束后要释放连接。
TCP 不提供广播或多播服务。由于 TCP 要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输服务(TCP的可靠体现在TCP在传递数据之前,会有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而且在数据传递时,有确认、窗口、重传、流量控制、拥塞控制机制,在数据传完后,还会四次挥手断开连接用来节约系统资源),这不仅使协议数据单元的首部增大很多,还要占用许多处理机资源。
TCP 一般用于文件传输、发送和接收邮件、远程登录等场景。
2、三次握手
1)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 SYN 报文(SYN = 1),并指明客户端的初始化序列号 ISN(x),即图中的 seq = x,表示本报文段所发送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此时客户端处于 SYN_Send 状态。
SYN-SENT :在发送连接请求后等待匹配的连接请求
2)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 SYN 报文之后,会发送 SYN 报文作为应答(SYN = 1),并且指定自己的初始化序列号 ISN(y),即图中的 seq = y。同时会把客户端的 ISN + 1 作为确认号 ack 的值,表示已经收到了客户端发来的的 SYN 报文,希望收到的下一个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是 x + 1,此时服务器处于 SYN_REVD 的状态。
SYN-RECEIVED:在收到和发送一个连接请求后等待对连接请求的确认
3)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端响应的 SYN 报文之后,会发送一个 ACK 报文,也是一样把服务器的 ISN + 1 作为 ack 的值,表示已经收到了服务端发来的的 SYN 报文,希望收到的下一个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是 y + 1,并指明此时客户端的序列号 seq = x + 1(初始为 seq = x,所以第二个报文段要 +1),此时客户端处于 Establised 状态。
服务器收到 ACK 报文之后,也处于 Establised 状态,至此,双方建立起了 TCP 连接。
ESTABLISHED:代表一个打开的连接,数据可以传送给用户
② 为什么要三次握手
三次握手的目的是建立可靠的通信信道,说到通讯,简单来说就是数据的发送与接收,而三次握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双方确认自己与对方的发送与接收是正常的。
只有经过三次握手才能确认双发的收发功能都正常,缺一不可: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 SYN 报文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该报文):客户端什么都不能确认;服务器确认了对方发送正常,自己接收正常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响应 SYN 报文给客户端,客户端接收该报文):
客户端确认了:自己发送、接收正常,对方发送、接收正常;
服务器确认了:对方发送正常,自己接收正常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发送 ACK 报文给服务器):
客户端确认了:自己发送、接收正常,对方发送、接收正常;
服务器确认了:自己发送、接收正常,对方发送、接收正常
③ ISN (Initial Sequence Number) 是固定的吗
三次握手的其中一个重要功能是客户端和服务端交换 ISN(Initial Sequence Number),以便让对方知道接下来接收数据的时候如何按序列号组装数据。
当一端为建立连接而发送它的 SYN 时,它会为连接选择一个初始序号。ISN 随时间而变化,因此每个连接都将具有不同的 ISN。如果 ISN 是固定的,攻击者很容易猜出后续的确认号,因此 ISN 是动态生成的。
④ 三次握手过程中可以携带数据吗
第三次握手的时候,是可以携带数据的。但是,第一次、第二次握手绝对不可以携带数据
假如第一次握手可以携带数据的话,如果有人要恶意攻击服务器,那他每次都在第一次握手中的 SYN 报文中放入大量的数据,然后疯狂重复发 SYN 报文的话(因为攻击者根本就不用管服务器的接收、发送能力是否正常,它就是要攻击你),这会让服务器花费很多时间、内存空间来接收这些报文。
? 简单的记忆就是,请求连接/接收 即 SYN = 1 的时候不能携带数据
而对于第三次的话,此时客户端已经处于 ESTABLISHED 状态。对于客户端来说,他已经建立起连接了,并且也已经知道服务器的接收、发送能力是正常的了,所以当然能正常发送/携带数据了。
3、四次挥手
1)第一次挥手:客户端发送一个 FIN 报文(请求连接终止:FIN = 1),报文中会指定一个序列号 seq = u。并停止再发送数据,主动关闭 TCP 连接。此时客户端处于 FIN_WAIT1 状态,等待服务端的确认。
FIN-WAIT-1 - 等待远程TCP的连接中断请求,或先前的连接中断请求的确认;
2)第二次挥手:服务端收到 FIN 之后,会发送 ACK 报文,且把客户端的序号值 +1 作为 ACK 报文的序列号值,表明已经收到客户端的报文了,此时服务端处于 CLOSE_WAIT 状态。
CLOSE-WAIT - 等待从本地用户发来的连接中断请求;
此时的 TCP 处于半关闭状态,客户端到服务端的连接释放。客户端收到服务端的确认后,进入FIN_WAIT2(终止等待 2)状态,等待服务端发出的连接释放报文段。
FIN-WAIT-2 - 从远程TCP等待连接中断请求;
3)第三次挥手:如果服务端也想断开连接了(没有要向客户端发出的数据),和客户端的第一次挥手一样,发送 FIN 报文,且指定一个序列号。此时服务端处于 LAST_ACK 的状态,等待客户端的确认。
LAST-ACK - 等待原来发向远程TCP的连接中断请求的确认;
4)第四次挥手:客户端收到 FIN 之后,一样发送一个 ACK 报文作为应答(ack = w+1),且把服务端的序列值 +1 作为自己 ACK 报文的序号值(seq=u+1),此时客户端处于 TIME_WAIT (时间等待)状态。
TIME-WAIT - 等待足够的时间以确保远程TCP接收到连接中断请求的确认;
? 注意 !!!这个时候由服务端到客户端的 TCP 连接并未释放掉,需要经过时间等待计时器设置的时间 2MSL(一个报文的来回时间) 后才会进入 CLOSED 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服务端收到自己的 ACK 报文。如果服务端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收到客户端发来的 ACK 报文的话,服务端会重新发送 FIN 报文给客户端,客户端再次收到 FIN 报文之后,就知道之前的 ACK 报文丢失了,然后再次发送 ACK 报文给服务端)。服务端收到 ACK 报文之后,就关闭连接了,处于 CLOSED 状态。
② 为什么要四次挥手
由于 TCP 的半关闭(half-close)特性,TCP 提供了连接的一端在结束它的发送后还能接收来自另一端数据的能力。
任何一方都可以在数据传送结束后发出连接释放的通知,待对方确认后进入半关闭状态。当另一方也没有数据再发送的时候,则发出连接释放通知,对方确认后就完全关闭了TCP连接。
说说你对Mvc的理解?
MVC是一种设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软件被分为三层,即Model(模型),view(视图),controller(控制器)。model代表的是数据,view代表的是用户界面,controller代表的是数据的处理逻辑,他是model 和view 这两层的桥梁。将软件分层的好处就是可以将对象之间的耦合度降低,便于代码的维护。
说说你对aop和ioc的理解
aop是一种编程思想,是通过预编译方式和运行期动态代理的方式实现不修改源代码的情况下给程序动态统一添加功能的技术。面向对象编程将程序抽象成各个层次的对象,而面向切面编程是将程序抽象成各个切面。所谓切面,相当于应用对象间的横切点,我们可以将其单独抽象为单独的模块。所谓的切面,简单来说就是与业务无关,却为业务模块所共同调用的逻辑,将其封装起来便于减少系统的重复代码,降低模块的耦合度,有利用未来的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
SPringAop支持如下两种实现方式:
-JDK动态代理:这是Java提供的动态代理技术,可以在运行时创建接口的代理实例。SpringAop默认采用这种方式在接口的代理实例中织入代码。
-CGLib动态代理:采用底层的字节码技术,在运行时创建子类代理的实例。当目标对象不存在接口时,SpringAop就会采用这种方式,在子类实例中织入代码。
ioc是一种面向对象编程的设计思想,ioc可以解决对象之间的耦合度过高。 说到IoC就不得不说DI,DI是依赖注入的意思,它是IoC实现的实现方式。由于IoC这个词汇比较抽象而DI比较直观,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就用DI来代替它,在很多时候我们简单地将IoC和DI划等号,这是一种习惯.
Redis 的数据类型
String,list,set,hash,z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