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写一个小的学生管理系统,写着写着发现自己是在进行体力劳动,所以很有必要停下来反思一下。。。
回头想想自己写程序也写了不少,但是当再次写新的程序的时候,脑子里面还是没有清晰的思路,心里还有畏惧的感觉,因为自己不清楚程序中会遇到哪些关键问题,而这些关键问题自己到底会不会。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原因,主要是一下几个原因产生的:
1、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没有真正搞清楚。
比如说:每次在写数据库应用程序的时候,都会牵涉到表中的数据类型和语言中的数据类型之间的转换、数据的相关操作等等,而这些基础的东西,自己并没有真正搞清楚,所以每次写的时候,都是临时去查找资料,虽然完成了任务,但是一知半解。
2、写程序以后缺乏总结
程序不在乎写的多少,写完以后要注意思考、归纳、总结、完善、精益求精。
3、要先设计再写程序
动手写程序以前,要先进行设计,把流程画出来,然后按照流程来写程序。流程的设计要严谨。
不然的话,你就会陷入体力劳动的泥沼
4、程序编写要规范
程序要规范、标准,有良好的注释,有完善的异常处理机制。
所以说,写程序不在乎多少,把一个程序做到完美,顶你写10个程序。
所以千万不能只追求数量,而忽略了本质的东西。
------解决方案--------------------------------------------------------
這個東西,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解决方案--------------------------------------------------------
说得对!我也有这种感受!
------解决方案--------------------------------------------------------
唉,发现自己的缺点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