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实用制图技巧——如何制作“羽化”效果
在之前的博客中,我提到过关于制图当中的一些主要原则,其中包括图形背景组织,能够从无定形的背景中自然分离前景中的图形。制图者使用这个设计原则,有助于地图读者专注于地图中的特定区域。提升图形背景组织的方法有很多,例如为地图添加羽化、阴影或粉饰的效果等。这里,先讲解羽化效果的制作方法。
左侧地图的图形背景组织很差。右侧地图通过使用羽化效果突出了重点内容。
创建羽化效果,分以下4个步骤来实现。
1) 为需要处理的部分创建Buffer
为了知道想要羽化的范围,使用“测量工具”计算一下。比如我现在做羽化的范围达到要素边界以外约30 kilometers。
接下来,就是创建Buffer了。你可以使用ArcToolbox中分析工具箱里的多环缓冲区工具(Multiple Ring Buffer tool)进行创建,也可以使用Buffer向导(这个方法略快些)。
点击ArcMap自定义菜单进入自定义方式,添加Buffer向导(在Commands选项卡中输入“Buffer Wizard”,然后将其拖拽到Tools工具条上),然后打开。
a)在向导首页,选择需要处理的要素类。
b) 在向导第二页,选择第三个选项来创建多环缓冲区,并设置环数和各环之间的距离。注意添加的环数越多效果会越平滑,但这同时也会影响到地图绘制的时间。通常,10-20的缓冲环数就够用了,当然这主要取决于你想要羽化的范围。
c)在向导第三页,设置如下图所示,注意修改保存新图层的存储位置。
d)最后,点击完成。
2) 为步骤1中创建的Buffer添加一个“边界多边形”
这时需要添加一个多边形,以显示缓冲区以外的可见范围,这里暂且称它为“边界多边形”。有很多方法可以实现这个目的,但下面介绍的是最简单的方法之一。
a) 在Layout视图中,双击数据框,右键点击“Focus Data Frame”
b) 在数据视图下,使用Draw工具条上的矩形工具,按照页面的范围画一个几何图形。
c) 切换到Layout视图中,右键点击“数据框”,选择“Convert Graphics to Features”。
d)重命名输出的要素类,并勾选"Automatically delete graphic after conversion"。
e) 重命名输出的要素类,并勾选"Automatically delete graphic after conversion",点击OK。
f)在分析工具箱中找到“Union tool”,将Buffer结果和边界多边形作为输入要素,命名输出结果,点击OK。
g) 接下来,要使用“Erase tool”移除内多边形(即步骤1中的beijing)。将f生成的结果作为输入,擦除要素使用beijing,,命名输出结果,点击OK。
3) 添加并计算透明度属性值
现在,需要添加并计算透明度属性值。
a) 在内容列表中右键点击FeatheringEffect图层(即步骤2生成结果)打开属性表。
b) 点击属性表选项添加字段,命名新字段为“Xpar”,字段类型为“Long Integer”,点击OK。
c) 右键点击Xpar字段列,打开字段计算器。输入“100-((100 * [FromBufDst])/[LargestFromBufDst_Distance])”,其中[LargestFromBufDst_Distance]是缓冲的最大范围(本例中是30),这个计算会使得Buffer越远的地方越透明。
d) 找到FID_Buffer_of_beijing为-1的记录,即选中边界多边形,使用字段计算器计算其Xpar值为0。
4) 通过透明度对Buffers进行符号化
现在,需要对图层设置透明度。
a) 在内容列表中,右键点击FeatheringEffect打开图层属性。
b) 点击符号选项卡。
c) 默认是使用Single Symbol进行渲染,修改面要素的填充颜色为白色,轮廓线为无色。
d) 点击“Advanced”按钮,选择“Transparency”。
e) 选择“Xpar”字段用于设置的透明度值,点击OK。
最后,将原始数据图层叠加到FeatheringEffect图层下面显示。这时,背景逐渐衰落的效果就出来了。这可以添加其它图层的数据,例如河流等,但要注意放在FeatheringEffect图层的下面。还可以将需要的标注转为注记进行显示,如下图所示效果。